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12-12 字数4038字 点击: 次
在地税战线上,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基层分局长,自1992年从事税收工作以来,无论是干一名普普通通的专管员,还是担任金城分局局长,他总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十年如一日地战斗在征收一线上,以出色的工作成绩诠释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扎根基层献青春
1992年,刚从泰安税校毕业不久的邓振营同志分配到任城区税务局安居税务所工作,那时的乡镇基层税务所办公条件十分简陋,吃住没有固定的地方。因为离家较远,他只好住在一间阴暗潮湿的房子里。纳税环境也比较差,偷逃抗税现象时有发生。面临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他没有畏缩,而是凭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凭着一种对税收事业的满腔热诚,全身心地投入到征收一线工作中。为了摸清税源底数,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白天骑着自行车和其他同志一起走街串巷,查证税务登记情况,晚上又挑灯夜战,汇总、抄录、分装档案,那段时间,他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3个小时以上,跑了11个村居、180多家纳税企业,对辖区内每户税源情况做到了如指掌。在征收一线工作,要与形形色色的纳税人打交道,为了征收税款,经常会遭到不少的“白眼”和“冷面”,也碰过不少软硬“钉子”。但他却始终坚持与纳税人以诚相待,耐心解释,缓解矛盾。有一次,某村转让一座自盖的仓库,应按销售收入缴纳营业税。当他去收缴税款时,该村书记不以为然地说:“我们把自己盖的冷库让给人家用还缴什么税!都是老熟人了,照顾照顾吧?要不咱找个地方坐坐。”面对纳税人有目的热情客套,邓振营耐心地讲解税收政策,可他不但不听,反而起身离去,毫不客气地让他坐了冷板凳。临走还抛下一句:“你这人真是太不讲情面了”可邓振营没有气馁,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就来十次,在一个大雨瓢泼的傍晚,当他再次冒雨来到时,那位执拗的村书记不好意识地说:“兄弟,我对不住您,凭你干工作这劲,这税俺一定缴!”正是在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安居所里的税收申报率大幅提高,每年都提前完成了任务。1994年国地税机构分设,他提任了安居地税所副所长,1999年被任命为许庄分局副局长,面对新的工作,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挑起了重任。
二、崇真重质抓征管。
2002年,年仅31岁的邓振营被任命为唐口分局局长,他深知肩上的重任,针对新时期的治税思想,他积极创新,大胆改革,在分局推行了以税收征管责任区制度为载体为征管模式,以落实税收征管责任制与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为主线,以建立健全税收征管目标管理机制、征管过程控制机制、征管自我检测机制、征管自我纠改机制与征管工作沟通协调机制为重点,以健全完善内外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为保障,明确、每个征管岗位的工作职责、执法标准,较好地解决了税收征管中存在的执法主体不清、征管权责不明、征管程序不规范、征管过程中违规,过错追究措施不健全等问题。另外,他还推行了“三类三级三规范”和“三分三定三追究”税收征管模式,建立起职责明晰、管理规范、协作有效、衔紧密、运转协调、监控严密的税收征管运行机制。推行了“征管日志工作法”提升管理效能。该工作法按照“标准统一,注重质效”的原则,着重抓住征管工作的四个环节,即征管人员应该干什么(管理职责)、怎么干(执法规程)、干到什么程度(内控标准),干好干坏有什么说法(考核奖惩)。勤劳的工作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第一批被命名为三个标准化分局中,唐口分局名列前茅,受到了市、区两级领导的表扬,省局吕凤强副局长来唐口分局的指导工作中,对唐口分局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gwcl/sjcl/0G51254R016.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