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6-08 字数2992字 点击: 次
高中化学论文: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观,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本文结合一些课堂教学的实例谈谈对课堂设计的一点看法。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德国一位学者曾作的一个精辟的比喻:如果将15 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将15 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美味佳肴的同时,将这15克盐全部吸收了。良好的情境设置,就像美味佳肴一样,能够吸引学生们,迅速引起学生们对课程的兴趣。
在必修1 第3 章第2 节《氮的循环》一节硝酸的教学中,笔者运用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导入课堂:
1.Na、Mg、Al 与水、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如何?
2.加入酚酞后的不同现象说明什么
3“. 结构决定性质”,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Na、Mg、Al三种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变化的原因。
通过问题组二,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实验结果,完成对Na、Mg、Al失电子能力的强弱比较,并从原子结构方面分析变化原因,为后面学习Si、P、S、Cl 得电子能力强弱比较打下基础。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在传统的课堂上,很多学生懒于思考,经常是等待别人回答问题或者老师讲解,自己只是机械记忆,被动学习,这也是影响很多学生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现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4~6 六人为一个小组,参与交流讨论,学生参与热情高,大大减少了被动学习的情况。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提出自己的疑问,如果下课还没有主动找老师解决,这些疑问积累下来很可能出现“滚雪球”效应,导致部分同学的成绩下降。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探讨,很多的问题就在交流、探讨中得到有效解决。(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hglw/0G611139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