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10-03 字数3691字 点击: 次
简论新时期幼儿的健康心理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新的世纪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个人具有关心他人、家庭、社会、自然的意识和责任感;具有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具有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品质。这意味着,跨世纪的新一代,不仅要有良好的智能素质,更要具有一种健康的心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与否,将会对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但由于当前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众多因素影响,幼儿健康出现了新的不良现象。因此,新时期幼儿的健康心理教育尤为重要。
一、创设适宜环境,形成良好的心境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能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无声胜有声”的独特影响。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能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首先,教师应先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蹲下身来和他们讲话,倾听他们诉说苦恼,与他们分享快乐,了解他们的兴趣,关注他们的需要。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幼儿的人格,遵从他们的意愿,他们的事让他们自己做主。在这样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幼儿没有顾虑,没有压抑,就会有话敢说敢讲,遇事敢想敢做。丰富的物质环境能激发幼儿的活动愿望,启迪幼儿的智慧,愉悦幼儿的身心。独特造型的建筑设计能令幼儿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美化、教育化的装饰环境,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具有美的熏陶。自主、开放的游戏环境,丰富的游戏材料,能缓解幼儿的压力,满足幼儿的心理愿望和需要。
二、利用同伴关系,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现在的幼儿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被视为“小皇帝”。特殊的家庭环境和居住条件,使他们失去了很多彼此交往的机会。带之而来的是孤僻、任性、依赖、唯我独尊、做事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同伴群体,为幼儿创设相互接纳、信任、尊重的集体生活的氛围,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的形成。各班可根据需要创设计算区、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表演区、科学区、娃娃家、商店、医院、餐厅等多种活动区域。幼儿每天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进入各区进行自主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礼貌待人、主动交往、友好协商、谦让合作,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识。对一些特别的孩子应给予特殊的关爱。如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不合群,早晨来园时很少主动向老师问“早”,他们总是不声不响地独坐在小椅子上,平时从不举手发言,做事慢腾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活动与同伴游戏的机会,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从而培养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如每天他们一来园,老师就让一些主动、热情的同伴约他们,商量是玩“手工区”还是“娃娃家”等,在玩的过程中多和他们交流。久而久之,他们在和同伴的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慢慢地他们便由被动变成自觉地参与,并且有了主动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在活动区玩时,教师应有意识地把这些小朋安排在活跃的孩子周围,让他们身临其境,获得直接的交流和感受。渐渐地这些孩子在同伴的影响下会有明显的进步。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jylw/0Q411634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