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2-06-13 字数4375字 点击: 次
浅议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与权力及其与文化精神之关系
论文摘要:该文论述中国农村社会的差序格局的结构及传统农村社会的权力——皇权、宗教权、宗族权和绅权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家庭价值观”、“家族主义”、“平均思想”、“乡土关系观”等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分别进行论述,分析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与权力及其与文化精神之关系,最后得出了农村社会的结构与权力存在于文化精神网络这中的结论。
中国农村是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社会,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中国华北农村》和杨懋春的《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均是从文化的角度,为我们描述了乡土中国的权力与文化的关系。而传统的农村社会的结构与权力及其文化精神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关系?本文从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来加以分析。
一、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与权力
(一)传统农村社会的结构——差序格局
在中国乡村中,存在着各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组织,比如各种市场、宗教、宗族以及乡村的一些共同的互惠组织所构成的关系网络。中国传统乡村的社会结构为:人们生活在由各种宗族、宗教和正式、非正式组织所构成的错综复杂的文化网络之中。费孝通曾把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关系的特征表述为“差序格局”,在这种“差序格局”中,人们之间社会关系的远近、亲疏,受“血缘”和“地缘”,尤其是“血缘”的影响。
中国农村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在农村,家庭可以很小,而一到有钱的地主和官僚阶层,可以大到像小国。所以富于伸缩的差序格局使得社会圈子会因为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二)传统农村社会的权力--皇(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权、宗教权、宗族权和绅权
1.皇权。从根本上看,中央集权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是无处不在的,也就是皇权无处不在。但在传统中国的统治中,封建皇权往往只延伸到县一级。
2.宗族权。传统的乡土中国是一个建构在宗族基础上的社会共同体。宗法关系便是基于宗族血统而产生的地域性极强的一种社会关系。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宗法关系对于个体来讲,是一种非常主要的关系。乡村中的任何一个人总是依靠家族来确立他在这个社会共同体中的地位。在一个较为封闭的社会环境下,宗法关系支撑着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
3.宗教权。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中,充满了浓厚的宗教情结。中国的宗教,有其独特的形式。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宗教缺乏一种宗教感。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世俗化宗教。它满足的是人们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在乡土社会,存在一个以多神主义为特征的信仰体系。注重现世的求索动机,是乡土百姓信仰心理的主要特征。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sklw/0H611320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