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稿件
电话实名制首日:电商购手机号卡也需登记
9月1日是我国实行电话实名制的第一天,新浪科技注意到,在北京的一些营业厅里,三大电信运营商的提醒标语已到处悬挂,无论新老用户不出示有效证件肯定无法办理业务,而IT卖场里的社会渠道商也告知用户,如要买号卡需要拍下用户的身份证信息传给运营商,核实后才能办理,而一些街边的小店、报摊认为太麻烦,已停售号卡,这可能对消费者和运营商均有影响。
新增用户要求100%实名登记
在北京朝阳区红庙附近的一家北京联通营业厅,还未走进大厅,门口的电子显示屏就已写着“9月1日起实施手机实名制”,显然在提醒着用户要注意携带身份证件来办理业务。
根据国家的规定,电话用户在9月1日之后实施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这是指电信业务经营者为用户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含无线上网卡,下同)等入网手续,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如实登记用户提供的真实身份信息的活动。其中所称的“入网”,具体是指用户办理固定电话装机、移机、过户,移动电话开户、过户等”。
也就是说,用户在办理业务时无论其是新开户用户还是要移机、过户的老用户,但如果不需要运营商协助办理,那么老用户也不会被停机。这样,电话实名制仅仅锁定为需要运营商协助办理的用户,阻碍小了很多。
上述北京联通营业厅的营业员表示,“通信用户有好几种,固话和宽带用户需要家庭地址才能办理,因此从来都是实名制;手机用户中来营业厅办业务的人以往大多数都是实名用户,不喜欢手机实名制的用户一般都是社会渠道买手机号卡或充值卡,因为他们觉得社会渠道购买梗方便;上网卡的用户非实名制的比例很大,因为上网卡大多数是套装,号卡和上网卡硬件都在一起,购买很方便,单将来都要实施实名制”。
从营业厅现场来看,没有用户因为要实施实名制而吵闹,可见,前期的实名制宣传铺垫起了很大作用,绝大多数人都已知道并理解。
社会渠道通过专用客户端上传信息
那到底什么证件就算有效证件,就可办理通信业务?上述北京联通营业厅的员工表示,根据工信部的规定,若为用户本人办理,只需要居民身份证、临时居民身份证或者户口簿即可。显然,只需要一个证件就可办理,手续很简单。
但是,走访一些街边的小杂货店和报摊后,小摊主们却对电话实名制不喜欢,
北京朝阳区一个小区里的小超市店主透露,他主要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15.05,-0.07,-0.46%)两家的号卡,这两家运营商都给他打招呼了,并向他们提供了电子实名客户端,卖手机卡时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用户个人信息通过客户端直接上传系统,经过审核验证后才能开通使用。
另外,像中国联通就出台了加强渠道管理的文件,要求各地份公司将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和信息保护纳入社会营销渠道考核奖惩体系,强化对社会渠道的日常监督管理。
同时,联通明确要求各分公司不得委托不满足真实身份信息登记条件的社会渠道开展业务,所有代理商须签订协议,明确责任,出现问题按相关规定处理;
“原来都是用户自己激活或者我们卖号卡的时候打个客服电话帮助激活,现在不可以打客服电话就激活,所以我们再卖号卡的话一定会提醒用户要注意激活,最好是自己去运营商营业厅登记身份证信息,”上述小超市店主表示。
电商渠道也需实名登记
对于日益成长的互联网销售渠道,目前已知的消息是也需要核实身份信息。
比如某电信运营商规定,用户在其网上营业厅、天猫旗舰店、京东等购买电话卡时,在选择号码、套餐类型、合约类型之后进入订单资料填写页面时需要进行实名登记,如实填写机主姓名、证件类型、证件号码、证件地址等。系统会对实名登记信息进行校验,如信息填写不全或错误则无法提交订单。而且在订单完成后进行配送时,用户在签收时也必须提供本人的有效身份证件进行查验。
据悉,三大运营商都已进行了一定的技术改造,以帮助社会渠道商以较快的速度完成用户身份核实。社会渠道占号卡销商比例较大,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将对运营商销售渠道有重要影响。
广东移动员工伪造公章偷开集团业务 领导默许
移动:“刻”出来的业绩增长?--广东移动部分员工伪造公章、偷开集团业务调查
新华网广州9月1日电(“新华视(2.08,0.23,12.43%)点”记者乌梦达)只要10元钱,伪造一个单位公章,几十、上百个消费者就“被订阅”音乐彩铃、手机报、包月等收费业务,移动公司的集团客户业绩不断增长,而绝大多数消费者还被蒙在鼓里。
记者暗访发现,这种“刻”出来的业绩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部分员工长期执行的潜规则。“野蛮增长”侵害公众利益背后,也凸显监管部门监督乏力。
成本低、获利高:专钻“集团客户”空子
广东中山的苏女士到移动营业厅查询话费清单时,发现自己的手机从2004年开始,无缘无故多了每月5元的梦网月租费,一扣就是8年。“我从未开通,为何扣费?”
手机莫名其妙被消费,很多人都经历过。各级消费者组织统计的投诉中,手机服务历来是排名靠前“重灾区”:擅自给消费者开通彩铃、短信包月套餐、变更收费项目……很多消费者甚至已经见怪不怪。
一位广东移动公司的内部人员对“新华视点”记者表示,只要伪造几个公章,就可以同时给几十、数百个同一单位的人员开通收费业务,消费者根本不知道。这比给单个客户收费开业务成本更低、收益更高。
这位内部人员表示,经常有私刻印章的人到移动公司送公章,“为了防止泄密,他们在电话和短信里把刻的公章都叫‘萝卜头’,到时候让你眼见为实。”
近日,记者在广州市区广东移动某分公司单位楼下看到,上午8时45分左右,一个手提硕大黑色塑料袋的男子出现在移动公司楼下,拨打了几个电话,几分钟后,从移动公司的办公楼内先后走出三四名男子,有的脖子上还带着移动公司工牌,每个人都从该男子的大袋子里取走了几个小袋子。
记者随后从其中一个小袋子中看到,内里放有3个单位的红色公章。(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