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水亚硫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目的及意义:
为了保障安全生产,要求生产、销售、库房、物流、产品使用单位、经销商等各个要素了解、掌握无水亚硫酸钠性质及用途及安全注意事项及防范措施特制定本技术说明书。
二、无水亚硫酸钠的外观:
无水亚硫酸钠的为白色六方棱柱形晶体或粉末;无臭。
三、产品的溶解性:
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溶于水(0℃时,12.54g/100ml水;80℃时283g/100ml水),在33.4℃时溶解度最高约为28%,水溶液呈碱性,PH值约为9~9.5.微溶于醇,不溶于液氯、氨。
四、化学性质:
分子式:Na2SO3;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硫酸钠,遇高温则分解成硫化钠。为强化还原剂,与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氢钠,与强酸反应生成相应盐。CAS号为7757-83-7,无水亚硫酸钠用于胶片显影用作蹂革及制革工业和植物纤维漂白剂,工业生产中用作还原剂使用。本品有潮解性。
五、用途:
1.印染工业作为脱氧剂和漂白剂;2.建筑建材行业作为水泥外加剂的主要添加剂;3.用于各种棉织物的煮炼,可防止棉布纤维局部化而影响纤维强度,并提高煮炼物的白度;4.感光工业用作显影剂;5.造纸工业用作木质素脱除剂;纸浆造纸业用作机械浆、热磨机械浆及脱墨浆的漂白剂6.纺织工业用作人造纤维的稳定剂;纺织行业用作还原染料染色的还原剂、还原性漂毛剂、还原染料印花助剂、丝绸的精练与漂白剂、染色物的剥色剂及染缸清洗剂等。7.电子工业用于制造光敏电阻。水处理工业用于电镀废水、饮用水的处理;8.化学工业用作还原剂和磺化剂。
9、选矿行业用于浮选的抑制剂。
六、产品执行标准:HG/T2967-2000;
七、产品包装、储存、运输安全要求:
1、无水亚硫酸钠采用双层包装。内包装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袋,厚度不小于0.05mm;外包装采用塑料编织袋。每袋净含量25kg或50kg
2、无水亚硫酸钠包装,内袋用维尼龙绳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绳人工扎口,或用与其相当的其他方式封口;外袋在距袋边不小于30mm处折边,在距袋边不小于15mm处用维尼龙线或其他质量相当的线缝口。缝线整齐,针距均匀。无漏缝和跳线现象。
3、无水亚硫酸钠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遮盖物,防止日晒、雨淋和受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4、无水亚硫酸钠应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库内应按规定配备干粉灭火器、消防爪钩和水源,并配备适量的防毒面具。
5、产品自出厂之日算起,贮存期不得超过半年。
八、消防安全注意事项及采取的措施: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用水或者干粉灭火器。
九、员工生产及操作注意事项:
1、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
2、操作员工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3、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十、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AB150Centari色漆树脂
安全技术说明书编码:AB150
出版日期:2006-01-01更新日期:2007-5-17版本1.1页码:2/7
乙酸-1-甲氧基-2-丙基酯108-65-65.0-10.0
乙酸正戊酯628-63-71.0-3.0
乙酸-2-甲基-1-丁醇酯624-41-91.0-3.0
异丁醇78-83-11.0-3.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按照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规定,属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有害,具刺激性。吸入和皮肤接触有害。刺激皮肤。
-环境危害:具体数据未知。
-燃爆危险:易燃,蒸汽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一般建议:
当症状持续或有疑惑,就医。不要让昏迷的人口服任何东西。
-吸入:
移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不规则或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意识不清,使其侧卧并就医。如果症状持续,就医。
-皮肤接触:
禁止使用溶剂或稀释剂。立即脱下所有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和水或用经认可的皮肤清洁剂彻底清洗皮肤。如果皮肤刺激持续,就医。
-眼睛接触:
摘下隐形眼镜。提起上下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就医。
-食入:
如果意外食入,立即就医。保持休息。严禁催吐。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液体。蒸汽可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
-有害燃烧物:CO,CO2,烟,氮氧化合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水成膜泡沫,CO2,干粉,水雾灭火。
-禁用灭火方法:大容积喷水器。
-灭火时可能遭遇之特殊危害:起火时可能产生内含有害易燃物的黑烟(参阅10)。接触到分解物可能对健康有害。
-消防人员之特殊防护设备:配戴合适的空气呼吸器。
-其他建议:水冷却暴露于火场的密闭容器。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个体防护措施:保证充分通风。使用个体防护设备。除去所有火源。避免吸入蒸汽。
环境保护:不要让产品流入排水沟。若引起河流,湖泊,废水系统污染,根据当地法规,(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