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2-09-01 字数4008字 点击: 次
纪检监察培训班专题讲座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同志们下午好:
今天我是非常荣幸在这里与大家一起交流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工作体会,有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提宝意见。
腐败是一个世界通病,也是一个世界顽症,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应该说,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特别是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历史关头和关键发展阶段,无不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纯洁党的肌体、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党郑重地提出“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要在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面前打败仗;改革开放伊始,我们党郑重提出,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会不会改变面貌的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郑重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把提高拒腐反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作为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之一。进入新世纪,我们党又郑重提出,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全党同志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这是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充分表明,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尤其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必须抓好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是十分清醒的、态度是一以贯之的。
那么什么是腐败?所谓腐败,从本质上讲就是权力的异化,就是公共权力没有按照其正常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或者说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没有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从而违背权力主体-也就是人民意志的行为。违背权力主体意志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权力无为。即公共权力功能萎缩,也就是法律意义上的”不作为“,在需要公共权力发挥应有作用时反而不发挥作用,导致社会发生功能性障碍,从而损害社会的正常运转。如官僚主义、失职渎职等一些权力无为现象,就会导致社会运转的失衡和各种资源的浪费。另一类是权力滥用。即利用公共权力来为个人、家族或小团体谋取利益,从而损害社会正常运行的规则。如贪污、受贿等权力滥用现象,就会导致社会价值观念混乱、社会风气败坏。当前,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腐败“,一般都是狭义上来理解的,主要指滥用权力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称之为”腐败行为“,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利用公共权力,二是为个人或他人谋取私利。简言之,种种以权谋私行为即是腐败行为。如果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如贪污、贪赃枉法、徇私枉法、利用职权吃拿卡要等,我们可称之为腐败现象。如果不符合这两个条件,如挥金如土的奢靡之风、赌博、吸毒等,只要是与权力无关的行为,我们可称之为消极现象或丑恶现象。由于消极丑恶现象往往需要权力的保护才得以发展蔓延,消极现象和腐败现象往往都交织在一起,是一对孪生姐妹。因此,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强化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从源头上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yjg/hyfyg/122312214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