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电视的发展
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确定了二个工作重点:一是大力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二是开展付费电视业务。从此,有线电视数字化进程就在全国拉开了帷幕,
近年来广电总局又提出了数字电视不等于付费电视,将付费电视概念与数字电视发展加以区分的新观点,认为数字电视的发展一是促进广电系统内节目的制作、编播、传输这三个环节的全面数字化,二是数字电视作为一个与国家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信息服务平台,付费电视业务只是其中之一,是数字电视的一种具体应用。对于有线电视网络来说,后一种更有实在意义,有线电视数字化非常有利于电视节目的盈利,是开展付费电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手段。一直以来电视节(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目的盈利都是通过在节目中反复插播广告来实现,在这种方式下强迫观众接受大量的他们不喜欢看的广告,致使观众产生厌烦情绪,付费电视则是今后广电系统另一种节目盈利模式,其特点是节目专业化、个性化、可交互性,并且不含广告,观众要看完全没有广告的电视节目就必须通过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看到,称之为电影院模式。数字电视不仅是广播电视技术领域的一次革命,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收视观念的一次革命。数字电视产业链是:节目提供---网络----设备制造-----观众,目前,第一项和第三项似乎出现了问题,具体表现在推动数字电视的进程中我们遇到的三个问题:一是节目贫乏;二是还没有相关技术标准;三是机顶盒的销售。在这个产业链中节目既是龙头也是成败的关键,目前在国内,电视节目还没有形成市场,节目制作与运营之间的关系还没有理顺,没有规范的节目流通和交流机制,为此,节目贫乏的情况相当突出,使得很多频道播出的节目内容重复,难怪很多用户都抱怨:“频道再多也没有用,播出的都是同样的节目”。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节目资源的整合加以解决。
发展数字电视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促进广电系统的网络资源的整合。由于以前广电网络大都是分散型的,各县、各地区、各市各建各的网,造成了广电系统各自为政的管理局面。所以,国家广电总局在早几年前就提出了通过网络的整合形成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从而有利于广电系统整体发展的战略决策,但由于各地的有线电视网都普遍存在多方面复杂的关系问题,而使整合未能成功。发展数字电视将给网络整合带来新的契机,通过建立数字化的节目平台、监管平台、服务平台来促进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的整合,并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的收费难、以及用户私拉偷接信号的问题。
一、节目
电视节目涵盖党和政府政策法规的宣传和公益宣传、娱乐、资讯、知识、服务、欣赏、教育等八大方面,其中前一个方面是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功能应加以重视,后几个方面则体现了节目的产业属性。节目的资源整合可以用频道划分的方法去细分电视节目的类别,突出节目的专业化和个性化,这对于电视节目品牌的树立非常有利。将电视频道根据不同的观众群体及其消费层次包装成不同价格的电视节目出售,在计费上可采取按内容计费和按时间计费相结合,定制出多款节目套餐,使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频道多了,如何充实这些频道的节目内容可以说任重道远,因此,频道内容建设将是开拓数字电视市场的重中之重。当前我们的节目主要来源除了由中央、各省提供外,还有就是本地自办的节目了,作为本地节目应具有地方的特色,只有极具地方特色,才能创造收视新高,才能树立品牌。
另外,开播高清晰度数字电视(HDTV)节目也是发展数字电视的一个很好卖点,我们知道,一般的显像管模拟电视机的水平清晰度最大为500线,而HDTV可提供水平清晰度为870线以上的电视图象,它给观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现在最新型的彩电和液晶、等离子为代表的平板电视都提供了HDTV的支持。
二、技术标准与机顶盒
在数字电视的产业链中,网络运营主要是负责对信号的传送、网络的维护、用户的管理与服务,设备制造负责所有基于传输设备与终端产品的制造与提供。其中机顶盒的生产是最重要的一环,机顶盒是数字电视不可缺少的终端硬件设备,它的配置有高有低,低档次的机顶盒内置:解调器、EPG(电子节目指南)发生模块又称SI信息装载器、完成解复用、解码、控制驱动等功能的中央处理器、软件更新等,这种机顶盒只能接收没有加扰处理的数字信号,显然它不合适付费电视业务的开展。中档机顶盒除了拥有低档机顶盒这些配置外,中央处理器还加入了CAS解扰功能和智能卡读卡器,它和前端的CAS组成了付费电视业务运营技术支撑平台。高档机顶盒在这基础上又加入了中间件,中间件的目的是为有线电视的各个应用提供不同硬件环境和操作系统下统一的软件平台,它可以方便地增加各种业务应用而不需要改动底层系统,促进应用层的更新,如电子节目指南、交互电视、交互游戏等。中间件的加入使机顶盒相当于一台桌面PC机,它使机顶盒具有交互性、可操控性强,开发其他应用业务容易等优点,可将VOD(视频点播)、互联网接入、IP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功能集于一身,这种机顶盒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多媒体应用控制中心。但是,不同档次的机顶盒其价格也相差悬殊,低档的价格便宜,但由于它不支持付费电视业务而不可选,高档的价格昂贵,不利于市场的启动,在现阶段,最适宜的就是中档机顶盒了。
机顶盒在技术上和数字前端的软硬件存在着对应的关系,例如:码流格式、SI信息(产生EPG的业务信息)的数据格式、CAS、智能卡接口格式和传输协议等,这些都必须要形成一个技术上的标准体系来进行规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技术标准了。但到现在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这直接导致了数字电视产业盲目的技术路线,使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在技术层面上无所适从,特别对于网络运营来说,将要承受这种盲目技术路线所带来的机顶盒(技术更新换代)资金投入的财务风险。现在的数字电视热其实是单方面的市场推动,它忽视了行业基础和数字电视标准的影响,正常来说应在国家标准颁布后再启动市场。由于技术标准还没有,在终端设备(机顶盒)上,设备制造商只能是根据网络运营商前端的软硬配置情况(主要是CA系统)来定制机顶盒,这样的机顶盒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只对相应的网络运营适用,因此用户只能使用网络运营指定的机顶盒,在这种情况下销售机顶盒就变成了网络运营的行为。这是一种封闭的垄断经营模式,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使机顶盒价格偏高,用户在选用机顶盒上没有个性化选择,造成了机顶盒销售方面的负面影响。(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