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2-05-26 字数4440字 点击: 次
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结构与内涵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完整的结构。其内核就是核心价值观,围绕核心价值观由里到外有若干层次,有伦理价值观、政治价值观、经济价值观、社会生活价值观等。每一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内涵和功能。核心价值观主导和支配各个层次的价值观,各个层次的价值观折射和反映核心价值观,并互相影响和渗透。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融合而成的新型价值观——“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内核。(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它具有高度的简约性、包容性、渗透性、持久性及可近而不可即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层次的内容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整、充实与丰富。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构与内涵
一、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
近几年,国内学术界兴起了一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下面就本文的相关概念概述学者们所界定的定义和观点。
什么是价值观?学术界已经有了基本共识,即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1]“价值观是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为尺度,对外在于自身的事物或现象所蕴含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它往往表现为信念、信仰、理想、追求等形态。一定的价值观是处于一定经济关系之中的人们的利益和需要的反映,它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必然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2]“价值观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客体,而是客体属性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观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中,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意识。”[3]
“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一般价值观,二是核心价值观。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4]简而言之,核心价值观就是社会价值体系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派生出来并受其支配的价值观。“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主义的次级价值、具体价值、乃至某些基本的价值会有变化和发展,但核心价值大体应该是恒定的。抓住核心价值,就抓住了社会主义价值需求、价值创造、价值体系、价值实现的关键。”[5]
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民族长期秉承的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规律的根本原则和价值观念的理性集结体。它支撑着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准则,从更深层次影响着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的思想方法与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普遍性、民族性和崇高性”[6]。
什么是价值体系?有学者指出,“价值体系即主体以其需求系统为基础,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整合而形成的观念形态,集中体现主体的愿望、要求、理想、需要、利益等。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7]。“价值体系不是由价值物构成的,而是由价值观念构成的,构成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既有观念层次上的,也有心理层次上的;既可以表现在文化典籍中,也可以表现在日常行为中。而且在许多时候心理层次的价值观念发挥的作用更为强大和持久。”“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由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领域是复杂多元的,会呈现出多元价值体系并存的态势。但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或主导价值体系的强力支撑。”[8]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zzlw/0H011220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