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2-05-26 字数4146字 点击: 次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取向
[摘要]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它以实现社会解放、人民民主为取向。要在中国社会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仅需要政治本身的发展,而且需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民主制度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中,有一个基本认识始终没变:即政治是人类走向文明的产物,其标志是国家的产生,而其历史动力是私有制的出现。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政治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自觉创造的成果。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随着城市的出现也就需要有行政机关、警察、赋税等等,一句话,就是需要有公共的政治机构,也就是说需要一般政治。”①政治因需要而产生,同样也因现实的需要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现实经济和社会发展所提供的客观条件以及追求自我发展的主观愿望出发,从价值、制度和组织上来设计和安排政治生活,从而形成特定的政治生活形态,即政治文明。恩格斯认为国家的发展有“低级阶段”和“高级形式”之分。所以,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政治文明的发展在具有其内在的连续性的同时,还具有形态上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人类对自我解放和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是人类政治文明走向高级形态的强大动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是在这种不懈追求下产生和发展的。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关于社会主义政治,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过经典论述:“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②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政治的本质,而且指出了社会主义政治的历史方位,即它是资本主义社会与共(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产主义社会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方位上确立和发展的。这决定了这种政治文明虽然有明确的共产主义目标取向,但作为一种“过渡”,它的实际形态是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恩格斯指出:“如果说有什么毋庸置疑的,那就是,我们的党和工人阶级只有在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形式下,才能取得统治。民主共和国甚至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特殊形式,法国大革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对无产阶级来说,共和国和君主国不同的地方仅仅在于:共和国是无产阶级将来进行统治的现成的政治形式。你们比我们优越的地方是,你们已经有了共和国;而我们则不同,我们还必须花费24小时去建立它。”③显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现代民主共和国虽然是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中形成的,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也完全可以借这个政治形势来确立和发展,因为,“共和国像其他任何政体一样,是由它的内容决定的”。④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zzlw/0H011220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