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研报告
去年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以来,我市各级党组织认真按照中央、省委的有关部署精神,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目标要求,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全市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421家,在“七一”前夕已全部建
立党组织,提前完成了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全面完成规模以上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的目标。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制,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我们坚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升整体水平。
1、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我们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的总体部署,明确各级党组织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职责,并以此作为年度党建工作考核和有关领导、具体责任人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地各部门根据市委的总体部署,制订了相配套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逐级分解任务,形成了市委领导重视,纪检、组织、宣传、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我们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干部培训教育工作结合起来,组织45名青年党员干部分组深入到15个非公有制企业开展蹲点调研,让他们在指导企业党建工作中得到能力锻炼,增强党建工作意识,掌握工作方法。
2、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为本文转载自
www.yzbxz.com 一枝笔写作网强工作指导,31位市级领导干部分别联系37家重点非公企业,市联席会议11个成员单位分别联系11家重点非公企业,实行“一对一”挂钩联系。各县(市、区)分别确定一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和乡镇、部门干部联系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各级领导干部经常深入企业了解情况,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为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服务力量,我们还从市、县两级机关部门中选派了428名政治素质好、作风扎实、熟悉党建业务的干部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和“机关干部作风建设年、投资发展环境提升年”活动联络员,分别进驻584家非公有制企业,具体指导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帮助协调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谈起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衢州市英虎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老总方正东翘起了大拇指,因为驻该公司指导员柯城区司法局何有木帮助他们打赢一场网络宣传图片侵权官司,渡过了一次经营危机。
3、建立“三服务”活动制度。为进一步转变机关干部作风,我市连续4年开展了“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服务园区”的“三服务”活动,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今年,我们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和“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百名局长走进基层三服务”活动,市、县两级700多名机关部门“一把手”带队,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服务园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活动,重点抓好“四个一批”,即:解决一批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解决一批工业园区项目落地建设中的问题,解决一批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解决一批基层矛盾纠纷问题。到目前,已解决影响发展、稳定和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1128个,受到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一致好评。
4、建立非公经济人士评价制度。为进一步加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我们启动了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工作,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健康成长。评价工作在市委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统战部、经委、工商等18个单位共同负责,对全市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的思想政治素质、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其中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评价结果将作为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进行政治安排和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倡导诚信守法,履行社会责任,扩大就业渠道,改善劳资关系,带动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注重协调,强化组建,不断提高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
我市各级党组织认真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切实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不断扩大。
1、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广泛开展“三找”活动。针对非公有制企业职工流动性较强、有的党员不愿亮身份、不愿转组织关系等实际情况,参照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功做法,我们组织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深化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三找”活动,切实摸清企业现有党员情况。对有3名以上党员、符合建党条件的企业着手开展组建工作,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全部指导建立了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对不愿接转组织关系的部分党员,要求其凭活动证参加所在企业党组织生活,逐步教育引导其转移组织关系。江山市、市经济开发区等还采取组织关系接转全程代理等办法,帮助企业党员把党组织关系迁到企业里来,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通过“三找”活动,共有870名企业职工亮出了党员身份,652名党员职工接转了组织关系,职工企业有党员30名以上的比例提高到83.2%。
2、坚持单独组建为主,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为进一步加大企业党组织覆盖面,我们坚持以提高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单独组建率为突破口,采取多种方式组建,整体推进党组织组建工作。全市421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
单独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有354家,单独组建比例为84.1%;采取联合、挂靠组建的企业有67家,占15.9%。龙游县因地因企制宜,在4月底率先完成了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任务,并出台了“一个意见三项制度”,在全市发挥较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柯城区、开化县开展“百日攻坚”活动,集中精力,加大组建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着力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积极推行非公企业党组织属地化管理,对因企业搬迁、行业调整、产权改制而变化的企业党组织逐步调整为由企业所在地基层党委管辖,加强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3、加强督查指导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推进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进度,市委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信息库,对全市3名以上党员、50名以上职工、500万元产值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每半年通报一次情况,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尤其是去年全省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会议后,我们建立非公企业组建党组织情况半月报和销号制度,每半月对各县(市、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逐个摘牌销号,确保了我市“七一”前夕提前完成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任务。同时,各地各单位利用报刊、电视等公众媒体、企业生产简报、黑板报、橱窗等,设立党务学习专栏,广泛宣传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为开展企业组建党组织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