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3-08-16 字数4249字 点击: 次
私营企业发展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方便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为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机关,对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负有重要的职责。近年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通过积极发挥登记注册和市场监管的职能作用,努力促进了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要做一介绍:
一、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到2005年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登记企业805.7万户,包括:国有集体等内资企业350万户,外商投资企业26万户,私营企业430万户。此外,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共登记个体工商户2463.9万户。个体私营企业在数量上构成了我国各类市场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按照我国现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我国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是中小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中小企业划分标准,相当一部分个体工商户也属于中小企业的范围。就所有制形式来看,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个人成为重要的投资主体,以混合所有为特点的公司成为主要的企业形式,现有的大部分中小企业都属于个体私营企业,即个人投资占企业注册资本50%以上的企业或是经营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
“十五”期间,我国中小企业企业发展迅速。其中,私营企业注册资本达到6.13万亿元,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达到5809.5亿元。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就企业类型来看,私营企业主要形式是公司。到2005年底,私营公司占私营企业总数的77%,独资企业占私营企业总数的20%,合伙企业占私营企业总数的3%。
第二,就行业分布情况来看,个体私营企业主要从事第三产业,部分从事第二产业,少量从事第一产业。到2005年底,65%的私营企业和89%的个体工商户集中在第三产业;33%的私营企业和10%的个体工商户分布在第二产业;而仅有少量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布在第一产业。
第三,就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个体私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到2005年底,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的69%集中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私营企业数量分别占全国私营企业总户数的18%和13.5%。
第四,就城乡分布来看,私营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城镇,个体工商户在城镇和农村的户数差别不大,分布较为均衡。2005年底,全国城镇私营企业有280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65%;农村私营企业有150万户,占私营企业总户数的35%。全国城镇个体工商户有1429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58%;农村个体工商户有1035万户,占个体工商户总数的42%。
第五,在国际经贸合作领域,个体私营企业的外向度继续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以私营企业为例,2005年全年,经营出口的私营企业达3.1万户,比上年增加0.67万户,增长27.4%。据国家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字,2005年,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个体私营等企业进出口总额达2244.7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48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7.3%,进口额达75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8%。而在出口大省浙江省,个体私营企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省外贸出口额的40%以上。
可以说,以个体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极具活力,已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经贸合作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应该看到,在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行业准入门槛过高、融资难、政府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行业自律比较薄弱、制售假冒伪劣行为仍然多发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务院于2005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进一步明确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qywa/qyfzs/0Q611CH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