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训师培训
企业内训师培训的有关内容:
一、企业内训师的重要性
企业内训师的来源:企业培训按照内训师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内部培训师进行内部培训,一类是聘请外部培训师开展企业培训。
(1)缩短学习曲线
知识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知识或实践型知识,需要个人去体验才能获得,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这样的道理;另一类是间接知识,可以通过他人传授与讲解实现知识传播的功效。对于第一类知识,其学习曲线相对较长,企业内训师的素质要求要求的周期长,如学生学习基础性知识就是如此。但对于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来讲,第一种方式显然是没有效率的,一定会在“快鱼吃慢鱼”的游戏中被淘汰。因此,企业员工就应该学会快速学习,缩短学习曲线,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内训中,无论是企业内部培训师还是外部培训师都能够通过知识共享的形式实现知识转移,帮助企业员工快速成长。
(2)对优秀员工进行精神激励
企业优秀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财富,其经验对其他员工更具有借鉴意义。因而,企业应该对这种经验进行传播与推广,实现快速复制的效果。因而,企业优秀员工是企业内部培训师的重要来源。对于优秀员工而言,“内部培训师”的荣誉可能比单纯的物质激励效果更好,它代表的是公司对员工个人综合表现的认可。而且,对其他同事进行培训与知识分享本身就是一种莫大的精神安慰。在公司内部,这种制度一旦形成,还能给其它员工起到示范作用,企业内训课程鼓励更多的员工成为优秀员工。这是企业培训取得的额外效果。
(3)借用外脑,获取外部信息
相比内部培训师,外部培训师在培训经验、行业信息、专业知识等方面拥有比较优势。所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正是这个道理。外部培训师往往能够结合他们的视野,为企业提供最新的外部知识。另外,因为是局外人,外部培训师还能够相对客观地指出企业存在的问题。这是内部培训师比较忌讳的环节。
(4)统一思想,宣贯文化的重要渠道
在许多企业,内训是统一思想的好机会,也是进行员工动员的好机会。在内训时,往往人员比较多或者汇集了重要中高层干部,另外也往往是针对某些重要问题展开内训。在这种场合,领导可以借助内训师的力量,
ttt企业内训师宣贯企业文化,统一员工思想。
二、怎样培养企业的内训师
辅导是将企业或学员的隐性知识显性化,将项目组、专家组或者外部的专业知识有效传递给学员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建立人才培养流水线中,内训师培养是重要的一环。内训师除了能够有效降低培训成本,还能够通过课程开发,逐步形成企业知识管理系统,总结与传承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对企业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运筹帷幄——找对人选对课
选到合适的人与恰当的课题是内训师培养的根基。项目组与由客户相关领导和技术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共同讨论,确定内训师学员选拔的规则与范围、学员培训过程中的奖惩机制、结项评审的标准等。在选择课题时,基于对企业课程体系的梳理,项目组整理出企业近期需要开发的核心课程。
确定学员与课题范围后,项目组与企业共同组织策划一场隆重的项目启动会,
企业内训讲师并邀请企业重要负责人参加。当然,启动会前的有力宣传如展板海报、横幅、OA系统通知、重点对象的电话邀请、宣讲会等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步步为营——分阶段分类别
培训前:提前辅导贴近实际需求
内训师学员开发的课程能否贴近企业的实际需求,跟学员在培养项目前的选题有很大关系。
在T公司的内训师打造中,
企业网络营销内训项目组发现有两种问题经常发生:其一,一些学员不知道自己的课程开发方向;其二,有些学员的选题类似或重复。
对此,项目组在培训课程开始进行之前,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辅导:
告知学员所有的课程选题均应从课程体系名录中筛选;
告知学员应优先选择开发当前急缺且很重要、课程受众广的选题;
召集学员,进行协商,确保课题不重复。
培训中:强化辅导提高能力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陈安之企业内训如何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通过课程培训的方式快速地打造出合格的内训师,离不开高频率、高效率的辅导与训练。
在打造T公司的内训师时,每一次课程培训之后,项目组都会专时专用,将学员或分批次或统一集中,以协助内训师学员将课程传授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课程包内置《幻灯片制作技巧》、《成年人的学习特点》、《课程的设计与开发》、《课堂呈现技巧》四门课程。
其中,《幻灯片制作技巧》课程旨在提升学员基础办公软件的使用能力,相对简单,
企业文化内训师耗时也较少。通常,项目组会布置作业,如WORD文档(与自己开发课程内容密切相关)转化成PPT,以考察学员项目技能,之后,项目组会在约定的时间单独辅导学员。
《成年人的学习特点》与《课程设计与开发》这两门课程需要安排统一时间的培训,培训后的辅导时间也较长。在这段时间内,项目组需要持续反复地与学员沟通。做法如下:
·课程培训结束时,向学员下发课程开发的方案书,并现场辅导方案书的填写方法,规定提交时间。方案书中需写明:课程名称、授课对象、授课时长,以及精细到三级标题的课程大纲等。
·将学员分组分层讨论,或与学员单独沟通。沟通时尽量挖掘学员想表达的知识点,
企业内训方案待学员说完后提出专业建议。确保每位学员都得到反馈,并在沟通后着手课程的开发工作。
·在学员课件制作过程中,通过面谈、电话、短信、OA平台、邮件等方式保持与学员互动,要求学员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前发展开发的课程课件。
·以小组形式组织学员讨论课件,在讨论会中先请学员互评,之后项目组点评。项目组从课件呈现的规范性、课程结构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条理性与实用性等角度给予学员专业的建议。
《课堂呈现技巧》课程,重点在于辅导学员理解授课礼仪、时间掌控,以及培训方法如角色扮演法、视频观看法等。辅导关键是带领学员多讲、多练。
培训后:跟踪辅导制定成长计划
完成以上四门课程的培训与辅导后,项目组与专家组商议时间确定召开评审会。
企业员工培训方案评审并不意味着培养项目的终结,相反这仅仅是开始。(责任编辑:一枝笔写作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