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3-06-22 字数5318字 点击: 次
议论性散文写作
议论性散文写作有关内容如下:
论性散文可以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抒发真挚的情感,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出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容易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议论散文其结构程式化,易于掌握,这是我们应试作文获得高分以上的一条捷径。
议论散文的特点:议论文的框架,散文化的笔法。
中心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文题作文,散文写作技巧确立论点是写好议论散文的基础。论点的提炼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外,更重要的是审准作文的题意。
从作文题结构特点看,可分为词语型、句子型、关系型。
词语型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
句子型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关系型题作文,重在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故构思作文之前,最重要的是要用辩证思维的方法,辨清构成文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关系型作文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也可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这个文题,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没有“自由”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散文的写作手法二者对立统一。当然,根据这种关系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约束。再如“平凡与伟大”,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个文题可理解为: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还可理解为: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2.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文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我们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若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而对“自信·自满·自负”,我们应理解为“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对“向前看与向钱看”则要理解为“我们要一切向前看,决不能一切向钱看”。
3.辩证关系:散文:也许有一天即指构成文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这个文题,我们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不全是成功,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再如“名师与高徒”,可理解为“名师出高徒”,也可理解为“名师未必出高徒”或“高徒未必出自名师”。
4.并列共存关系:即指构成文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对此就可诠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对“成人与成才”也要理解为“要成人,更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再如“和而不同”,则须理解为“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意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5.条件结果关系:即文题两个要素之间为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条件。精美散文:一生学做人也可称这为有此就有彼式。
关系型文题作文,辨清关系至关重要。关系辨明了,思维就有了方向,审题立意的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构思成文的速度也就大大地加快了。当然,构成关系型文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上四种关系是常见的,但远不是关系的全部。审题时须根据具体题目作具体分析,从而做到既快捷,又准确。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wxwh/sanwen/0225124222015.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