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3-07-04 字数6003字 点击: 次
经典杂文
鲁迅经典杂文摘抄:
陶潜先生又有诗道:“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连这位貌似旷达的老隐士也这么说,可见无头也会有猛志,阔人的天下一时总怕难得太平的了。《春末闲谈》
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想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成之后,还十分喜欢。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都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杂文精选至少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时候,百姓就希望有一个一定的主子,拿他们去做百姓,——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
假使真有谁能够替他们决定,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鲁迅杂文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不知道而赞颂者是严怒的,否则,此辈当得永远的诅咒!《灯下漫笔》
广州现在也如上海一样,正在这样地修养他们的趣味。可惜电影一开演,电灯一定熄灭,我不能看见人们的下巴。《略论中人的脸》
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集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廉政杂文立刻想到会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
中国人的想像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小杂感》
王小波经典杂文节选:
沉默的大多数(节选)
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这个故事太过神奇,但很有意思。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王小波杂文但想要保持沉默是能办到的。
在我周围,像我这种性格的人特多——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不过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文革),后来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龙应台女士就大发感慨,问中国人为什么不说话。她在国外住了很多年,几乎变成了个心直口快的外国人。她把保持沉默看做怯懦,但这是不对的。
沉默是一种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它的价值观很简单:开口是银,沉默是金。一种文化之内,往往有一种交流信息的独特方式,甚至是特有的语言,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文化可以传播,等等。这才能叫作文化。
沉默有自己的语言。且介亭杂文举个住楼的人都知道的例子:假设有人常把一辆自行车放在你门口的楼道上,挡了你的路,你可以开口去说:打电话给居委会;或者直接找到车主,说道: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此后他会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回答你,我就不敢保证。我估计他最起码要说你“事儿”,假如你是女的,他还会说你“事儿妈”,不管你有多大岁数,够不够做他妈。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把他车胎里的气放掉。干这件事时,当然要注意别被车主看见。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wxwh/zawen/0910120562013.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