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1-06-10 字数4709字 点击: 次
一.政府对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支持
1999年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举办全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教育部也做出决定,允许在校大学生、研究生休学保留学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教育部门的努力,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就会发挥重大的作用。李岚清同志在这次会议的报告中提出:“要探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政府设立小额贴息贷款,或借助社会风险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大学生开办、承包和改造企业,特别是小型科技民营企业。”
近年,我们国家对于大学生创业开始重视并予以政策扶持,在很多的方面都对大学生开了绿灯。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2003年7月,在国家工商总局于6月11日下发了《关于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有关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后,广西出台了相关新政策鼓励高校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或灵活就业。政策规定凡是应届毕业的大学生从事个体经营的,只要不是国家限制的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广告业、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1年内免交登记类和管理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交的收费项目将近20项。政府在很多方面对于大学生创业降低了门槛,希望以此鼓励那些立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能够放开手脚大胆跨出创业的第一步。
二.社会人士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看法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我们共调查了557位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士,并对他们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其结果如下:
在所调查的人当中有280人是在家务农的农民,这部分人处于信息较闭塞的农村,他们观念较传统,受外界影响小,而这一点却显示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所以他们的观点也不容忽视。这部分中91.2%的人认为大学生虽然是“大”学生,但再大也是学生,学生就要专心的学习,正如一位农村老人说的“送娃儿上大学,一年花那么多钱,一定要好好的学,不要瞎折腾,咱得对得起爹娘”,话虽朴素,感情却很真挚,反映了他的心声。事实上,在我们所调查的人员中,有一部分人的子女也正在上大学,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专心致志的上大学,先学好文化知识,创业是毕业以后的事。他们对大学生创业持否定态度。
三.高校本身对于在校大学生创业的看法
高校作为大学生现阶段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它的态度与大学生的创业实施状况息息相关,它的政策也对在校大学生创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1998年的清华第一届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之后,清华就专门为学生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园,并且还明文提出允许有能力的在校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而这一举措对于在校大学生,特别是那些有创业意向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于是清华的大学生创业意识就相对比其它高校要强。这是政策的力量。现在且看看我们所调查的四所高校的态度。
我们调查的四所高校中,除了桂林工学院有明文规定在校大学生不允许创业外,其它的三所高校都没有文件提及在校大学生的创业行为。虽然四所高校都有参加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然而对于在校生的创业却还没有足够重视。在我们采访各主管学生工作的老师时,桂林医学院,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广西师范大学表明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创业并没有被独立为教育中的一个部分,它只是被归为社会实践中的一项活动而已。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校方表示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希望大学生能够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经验。当把创业仅仅作为一种社会实践的行为时,四所高校都表示鼓励大学生多多的参与社会实践,前提是不影响学业,兼顾学业。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lwzd/dylw/011Q25302016.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