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3-05-29 字数5019字 点击: 次
报告文学格式
报告文学格式有关内容如下:
报告文学是扎根大地的活文学。报告文学必须具备新闻性特征,需要为读者提供新鲜的资讯、信息。这就决定了它必须面向人群、直面现实,必须将根扎在大地上,具备现实关怀精神和人间情怀、百姓情怀。报告文学的内容是新颖、鲜活的,参与现实生活的特征很鲜明,有的还直接干预现实,于社会、人生有所助益。因此,这是一种活的文学。
报告文学作者是用脚和笔写作的。他们必须行走、行动,及时地从人群、社会、历史之中采集有用的写作资源、创作素材等。因此,我们可以把报告文学称作行者文学、行动主义文学。
报告文学严格要求历史真实,内容不能凭空想象、作假伪饰,报告文学的特点不允许虚构。报告文学追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完美统一。有人在报告文学创作中运用了虚构的手法,有时竟被某些人视为创新之举,我个人却认为这是对报告文学纯正品质的严重损害,对报告文学的发展有弊无利。
在我看来,报告文学具有如下共性特征:
一、新闻性。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报道,跟新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报告文学是艺术的报告,有人将报告文学简单化地理解为“报告+文学”,就是“新闻报道+文学”,这是不准确的。报告文学不等于新闻或新闻报道,但是,报告文学必须具有新闻性。在这里,我们需要澄清的是新闻与新闻性这两个概念。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事、出现的现象等。而新闻性指的是具有人们欲知、长篇报告文学应知却还未曾被披露、还鲜为人知或不为人知的属性,它所讲述的人与事可以是新近出现或发生的,也可以是距今较远时间发生的。有些作者写一些旧的历史题材,比如写戊戌变法,写晚清的事,从旧的新闻或历史情节里也能够挖掘或者提取出新闻的因素,这叫做“旧闻新知”,或者“旧事重提”。这里面其实也包含有新闻性的因素,因为这些历史题材中有很多内容是我们广大读者和学者所不了解的,是未曾被披露的。这些旧事、往事经由当事人的回忆、追溯,借助考古的挖掘发现、历史的考据等,出现了许多新信息新内容,这些无疑都具有新闻性,但却不能简单地被界定为新闻。因此,对报告文学的新闻性特征应该从一种宽泛的角度来理解。
二、真实性。报告文学的新闻性包含了真实性,但是这个真实性并不简单等同于新闻性。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不是对一个人物、事件进行简单的复述、原模原样的复原——事实上也做不到百分之百的还原历史。真实性实现的方式,或者说,在报告文学真实性的实现方式上,人物报告文学范文是允许而且需要进行艺术的再现或表现、艺术的加工,是允许并且需要进行合理的、适当的想象。
在这里,我们特别需要澄清“想象”与“虚构”这两个不尽相同的文学概念。有一些研究者提出:报告文学是不允许想象的。对此我个人是坚决反对的。我认为,文学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有的文学创作都带有想象的特征,都需要借助或通过想象的手法来反映现实。报告文学在对事件和历史场景复原的时候必然需要进行揣摩和想象。但是,这种想象决不是凭空想象,不是虚构杜撰。报告文学怎么写报告文学的想象是有尺度、有边界的,这个尺度和边界通俗来说就是要合情合理,要符合史实、事实,要有现实依据,亦即必须遵循“三个真实”的原则,即遵循艺术真实、判断真实和历史真实相统一的原则。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news/bgwx/1111123c2014.html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