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笔写作事务所 2013-08-17 字数2636字 点击: 次
报告文学真实性
报告文学不可能达到“绝对真实”,“绝对真实”是报告文学的一个极限,我们可以无限趋近于它,但绝不可能达到它。因为报告文学是一种再现文学,再现意义上的“绝对真实”从哲学和逻辑学上讲是不可能的;报告文学是以语言文字符号为物质手段的,语言符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以文学符号为物质手段的再创造已经不是事物的本身;报告文学是文学,文学创作不是复制生活,即便是照相也还存在角度与光线的问题,所以纯客观的报告文学也难保证其“绝对真实”。因此,我们只能要求报告文学相对真实,然而“相对真实”的“相对”二字伸缩性太大,那么,我们就必须加以必要的限制和界定,使其尽量趋近于“绝对真实”,而不是毫无原则的任其“相对”下去。我在文章中提出三个向度:本质真实——即报告文学的真理性、正义性。生活是真实的,但有时生活也是虚假的,报告文学作家必须辨伪存真、伸张正义。现状真实——也就是基本事实准确,否则就不叫报告文学了。感觉真实——也可以叫做细节真实,通过细节真实,才能让读者感觉真实,大多数读者无条件去考证现状真实,他们更需要的是感觉真实。
如何达到感觉真实?小说的真实性其实只是逼真性,而报告文学作为文学比小说写作更难,它需要的是真实性与逼真性的统一。因此,在真实性基础上的合理想象或者说合乎真实性的合理想象就成为打造报告文学逼真性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我是主张相对真实的,因此也就十分关注合理想象。我认为合理想象的成败往往决定一篇报告文学的命运。本文将就此加以探讨,在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我认为无须涉及被权力和金钱收买的“广告报告文学”,只就大家认为较好的、较成功的,能称得起是报告文学的报告文学作品加以探讨或较妥帖。
报告文学创作本就是戴着镣铐跳舞,绝不能有任何随意性,真实是第一位的,严谨是真实的保证,率性而为是不允许的。我支持合理想象,但期盼它早日摆脱尴尬!浮躁、懒惰、随意是报告文学作者的天敌,却又是人性中普遍存在的东西,报告文学作家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克服人性的弱点、完善自我,然后才能更好地张扬个性,完成报告文学作家的历史使命。
本文源自一枝笔写作,地址:https://www.sdyizhibi.com/wm/news/bgwx/1111123c2014.html 复制链接

